贵阳市信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捷科技”)作为“刷脸支付”平台(一期)项目的承建方,近期被曝拖欠供应商款项高达1.36亿元,且历经一年多的催款、诉讼和多方协调仍未能妥善解决。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企业诚信问题,更引发公众对市场环境和企业责任感的强烈质疑。
拖欠款项超亿元,催收无果陷僵局
自2023年11月起,供应商多次向信捷科技发出催款函、律师函,但信捷科技始终未履行付款义务。2024年4月至9月,供应商通过法律途径提起诉讼并推动调解,但进展缓慢,欠款至今未结清。更令人费解的是,信捷科技在拖欠款项期间仍参与其他项目,其资质和信誉是否经过严格审查?
企业责任缺失,市场信任受挫
信捷科技作为项目承建方,长期拖欠款项已涉嫌违反相关法规,其行为不仅损害供应商权益,更可能动摇市场对企业的信任。供应商被迫耗费近两年时间“讨债”,期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甚至影响正常经营,这无疑是对市场公平性的严重挑战。
法治化营商环境承诺遭拷问
尽管供应商通过法律途径和多方协调施压,但问题迟迟未解,暴露出市场纠纷解决机制的短板。公众呼吁相关部门公开事件处理进展,并对涉事企业展开问责,以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结语:企业诚信与市场环境需共同守护
信捷科技事件折射出市场生态中的深层矛盾:企业责任与监管机制的失衡。若此类问题持续发酵,恐将影响投资者信心,拖累行业发展进程。各方需以切实行动回应质疑,尽快解决欠款纠纷,并以此为契机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和纠纷解决机制,避免“法治化生态圈”沦为纸上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