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下半场,无人零售更多只是噱头

在刚过去的2017年里,无人零售经历了疯狂的扩张,随着各路资本涌入,无人零售的摊子越铺越大

 

 

在刚过去的2017年里,无人零售经历了疯狂的扩张,随着各路资本涌入,无人零售的摊子越铺越大。然而,褪去2017年的狂热,2018年的无人零售开始迎来新变化,恢复冷静的市场开始面临资本断供、倒闭等危机。那么,新零售风口下,无人零售究竟是资本一时狂热营造出来的噱头,还是新零售最终的演变形态?

什么是无人零售?

要知道无人零售是噱头还是趋势,首先要清楚什么是无人零售。

自“新零售”一词出现以来,零售市场就迎来了血雨腥风,在资本的搅动下,新零售的风口越来越大。风口之中,新零售不断被各种内容填充,无人零售就是内容填充下的产物。2016年,马云提出的新零售席卷了整个零售行业,所有的零售企业都开始朝新零售方向转型。尽管新零售浪潮已经袭来,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少有人知道新零售应该怎么新。在这种情况下,众人开始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新零售作出诠释,其中,零售巨头亚马逊首推出的无人零售受到众人广泛的关注。

事实上,无人零售也被称为智能零售,所谓的智能零售,自然离不开“智能”和“高科技”两大助力。从这一点来看,无人零售无非就是通过借助机器来代替人工服务,减少服务过程中不必要的流通环节和成本,提高零售行业工作的效率,使零售行业更规范化的零售商店。在零售市场中,无人零售又被细分为几大类。

无人便利店:和传统便利店一样,无人便利店的选址一般都在小区、写字楼、商业楼等地方,店里的所有或是部分经营,基本上都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智能化自动处理。由于商品种类极度丰富,在技术应用方面,无人便利店采用了RFID技术的物联网模式进行采购、仓储、盘点、配送以及销售,这种模式更有助于无人便利店实现全产业链自动化。

那么,对于消费者而言,无人便利店与传统便利店的区别在哪?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借助的工具不同,传统便利店更依赖于人力,而无人便利店对技术的要求通常较高。具体体现在,无人便利店经营没有时间限制,24小时都处于营业状态,消费者随时可以进入购买商品,店内没有店员,也没有收银员,购买流程基本都是通过线上实现,例如开门扫码、自主选购、结算支付、解锁出门等。

无人货架:本质上,无人货架更像是升级版的传统售卖机。与传统的自动售卖机一样,无人货架的场景一般都铺设在地铁站、办公室、学校等人流量较多的地方。不过,相比自动售卖机,无人货架要更为复杂。一方面,在技术上,无人货架主要采用的是重量感应技术,在重力感应下,通过承载器将重力传递到中心,使贴附于弹片上的商品失去平衡。

另一方面,在形态上,无人货架主要分为开放式货架、冷柜以及智能售卖机三种。开放式货架主要用于日常零食饮品的摆放,适用于对温度要求不高的商品。冷柜则是用于水果等生鲜商品的存放。智能售卖机适用的范围较广,且拥有一套规范化的购买流程,所以在技术方面要求也更高。就目前看来,现阶段的无人货架覆盖率最广的要数开放式货架,然后是冷柜,最后才是智能售卖机。

无人柜:相比前面两种形态,无人柜在无人零售中是最为简单的形态。无论是从场景搭建的范围还是体积等方面来看,无人柜的前身都像是众所周知的自动售卖机。无人柜分布的场景大多集中在人流量比较密集的地点,由于体积较小,无人柜在户外场景中的应用要多于户内,比如居民区、街道等。所采用的技术也较为简单,主要的技术应用体现在支付上。出现时间较早的无人柜一开始采用的是投币模式,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开始演变出扫二维码支付、图像分析自动扣款、重量计算自动扣款等支付模式。

褒贬不一,噱头论和趋势论难分对错

市场上对于无人零售的褒贬不一,态度鲜明的吃瓜群众大体分为两派。一派抱持认可态度,认为无人零售是零售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新零售最终将要演变的形态。另一派持不看好意见,认为无人零售不过是资本煽动下的“伪风口”,所谓的未来趋势不过是伪风口形成前的噱头。那么,哪一方的观点更符合零售行业未来的发展?

实际上,根据零售行业的发展来看,各执一词的双方其实都没有所谓的对错。为什么这么说?这要从双方所处的位置来看,由于所站角度不同,对于无人零售的看法自然而然就会出现差异,而这差异化的产生可以用买与卖的关系进行解读。

从买方的角度看,无人零售对于消费者的生活影响不大。一方面,无人零售对于消费者来说其实是一个“伪”需求。事实上,无论是传统零售还是无人零售,消费者关注的点从来都不是有没有人,因为就算去传统便利店,消费者也可以选择不要店员为其进行服务,相反,如果去无人便利店则意味着没有可选择的余地。除了无人便利店,还有无人货架和无人柜,虽然这两种形态的确可以更好的满足消费需求,但从本质上来看,这两者在零售市场中都具有可替代性。所以说,无论是哪一种形态,无人零售对于消费者来说存在的价值性不大。

另一方面,无人零售并没有真正提高消费者的效率问题。消费者消费流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信息获取、资金流通、商品物流。所谓的信息获取其实就是商品信息的获取,在这一步骤上,无人零售并没有提高消费者获取商品信息的速度。资金流通通俗来说就是支付过程,不可否认,无人零售的确提高了消费者的支付效率,但问题在于,资金流通效率的提高主要是源于支付工具的应用,这意味着,就算是在有店员的情况下,消费者资金流通的速度依然可以有所提高。商品物流即消费者购物完后,所购买的商品通过何种方式可以送达目的地,很显然,就算选择无人零售,消费者买了商品后依旧要自己带回家。

站在买方的立场,无人零售既不能解决买家真正的需求,也无法快速有效提高买家购物流程中的效率问题,因此,被认为是噱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从卖方的角度看,无人零售能对经营者产生重大的影响。一是,传统零售市场正在萎缩,新零售市场不断扩大,无人零售是经营者接轨新零售的方式之一。近几年,随着新零售的出现,传统零售活力正在下降。数据显示,随着新零售普及率和需求率的提高,预计2020年新零售用户规模有望接近1亿人,从2018年的增长率来看,未来新零售的高速增长将持续到2020年。新零售不断扩大的市场挤压了传统零售市场的发展空间,为了实现更好的发展,许多零售行业的经营者,尤其是传统零售行业的经营者都想从新零售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然而,想在新零售市场中获得立足之地并非易事。新零售自出现以来,市场基本已经被巨头分割完毕,比如生鲜行业,商超行业,以及其他行业巨头争霸的格局已经初显。纵观整个新零售市场,无人零售是新零售行业中资本泛滥,但至今仍没有被分割的市场之一。在这种形势下,经营者当然希望通过抢先布局无人零售行业,实现自己立足新零售市场的目的。

二是,无人零售能够提高经营者的整体效率。首先是坪效问题,与传统的零售行业相比,无人零售的坪效能提高到好几倍。例如,通过消费者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准确知道消费者的喜好,在货架上摆放适合的商品,有利于销量的提高。其次是运营效率,在技术的助力下,无人零售的全自动链条化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环节,且环节之间衔接的时间有所缩减,运营过程中各环节效率的提高非常明显。最后是成本效率,租金和人工是线下零售两个最大的成本,对于传统零售而言,这两个成本持续上涨是不可逆的趋势,而无人零售的出现显然打破了这一趋势。由于无人零售占地面积小,且不需要承担人工支出这一块,成本效率可以得到明显提高。

站在卖方的立场,无人零售既可以成为其进入新零售市场的通道,又可以解决卖家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效率问题,在进行利益的衡量后,站在卖家角度的这一方自然会认为无人零售是零售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东风压倒西风,无人零售噱头论略胜一筹

当然,虽然说双方的观点没有对错之分,但市场只有一个,两个观点的市场占比肯定会有所不同,而市场占比决定了两个论点的胜败。就市场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无人零售噱头论的风声要更大于趋势论。

一方面,滑坡现象频频被爆出,使得原本就饱受质疑的无人零售更是变成众口铄金的存在。2017年,无人零售以闪电般的速度迅速席卷新零售行业,然而,风来得快,去得也快,仅过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无人零售就接连传出“噩耗”。先是无人店面临提前结业。2017年年底,在40家无人店中,有十多家店以结业收场,剩下的店也面临营业额不理想的境况。紧接着,无人货架行业崩塌。2018年年初, “GOGO小超”停止运营的消息传出,这是无人货架行业全国第一家倒闭的企业,由此,揭开了无人货架企业接连倒闭的序幕。

在这股倒闭风波背后,导致无人零售陷入困境的罪魁祸首至今仍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无人零售最大问题源于无人模式创造出的效益过低。无人零售虽然在租金和人工方面有所缩减,但在技术和维修等管理成本上的支出相应提高,且随着消费市场猎奇心理的褪去,无人零售的生意逐渐趋于平淡。通过成本支出和营收上的对比,无人零售最终能实现的效益要远低于传统商店。当然,无人货架和无人柜在技术成本上的支出虽然会比无人店低,但规模扩张和货损率等问题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压力会更大。

另一方面,无人零售真零售、假无人、假便利的模式遭到诟病。一直以来,无人零售都把“无人”作为卖点之一,但事实上,现阶段的无人零售还做不到真正的无人。目前的无人零售只是少了收银、保安、店员等摆在台面上坐着简单工作的人而已,像是补货、清洁等复杂工序还需要有人来做。

此外,无人零售是否真的能够提供更便捷的服务还不置可否。要知道,无人零售的概念虽然很酷炫,但这并不能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比起无人零售的操作,传统零售显然更具便捷性。比如,无人零售需要通过手机作为辅助工具,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手机,就算有手机但忘记带了怎么办?没电了怎么办?所以说,无人零售和传统零售相比较起来,传统零售的便捷性、体验感更好。

在这种环境下,市面上已经呈现一边倒的局面。可以预见,随着时间的发酵,无人零售要是没办法拿出点成绩给众人看,那关于无人零售是噱头论的说法只会愈演愈烈。而无人零售一旦被这种观点包围,想要突围只会更加困难。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专栏推荐RECOMMEND
热门文章HOT NEWS
网址导航>>
中文科技资讯 科技魔方 高科技网 财经资讯网 汽车点讯 中国财经消费网 高端金融网 祥房网 中国新闻热线 家电资讯网 财经快讯网 中国财经热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