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牌首日维信金科的股价就跌破发行价,最大跌幅达4.4%
港交所迎来大批IPO企业的2018年上半年,线上消费金融服务提供商维信金科已于6月21日在港挂牌交易。然挂牌首日维信金科的股价就跌破发行价,最大跌幅达4.4%。
市场反映情况来看,近期上市首日破发的互金企业也不止维信金科一家。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港股新股破发率高达70.3%,同样在6月份登陆港交所的汇付天下挂牌首日即破发,截至收盘跌幅达11.73%。此外被称为“新经济五剑客”的众安在线、易鑫集团等均有过跌破发行价的局面。
至于各个企业上市初期股价破发的原因何在,除了市场大环境,还离不开各个企业自身的因素。算下来从2006年至今,维信金科已经在国内的消费金融领域摸爬滚打了十年以上,其主要在获客、风控等技术上为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提供支持,号称国内“智能消费金融第一股”。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以贷款未偿还本金余额计算,维信金科在全国独立的线上消费金融服务商中处于前10的位置,市场份额占4.5%。
按理说上市之初的维信金科,因具有多年的行业经验,还获得瑞信、高盛、JP摩根等几大国际顶尖投行共同保驾护航,另有强大的基石投资者团队,本应迎来“叫好又叫座”的良好局面,如今新股破发确在意料之外。
不过从维信金科的业务发展情况来看,或许可以发现其上市初期不受股市青睐的原因。
带着“光芒”上市的维信金科
维信金科之所以拥有强大的上市护航团队,或离不开企业自身业务布局优势上的多方加持。
首先,与P2P划清界限,保持合规经营。此前维信金科发布的招股书内容显示,其目前拥有三大主营业务:信用卡余额代偿、消费信贷以及线上线下信贷业务。但在消费金融服务这个细分行业里面,维信金科是少有的不碰P2P业务的企业。P2P的高风险在这里自不必赘述,不做P2P也避免了企业在这轮监管大洗牌中业务受到波及,极大限度保持合规经营。
其次,拥有数据读取权限,客户群体更加优质。数据显示自2015年之后,维信金科平台注册用户数量逐年猛增,从2015年末的110万人,上升到2016年的1230万人,再到2017年的4840万人。并且庞大的用户群体中,在央行征信中心有信用记录的超过84.3%。
这方面维信金科由于拥有官方授权,可直接、随时访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消费者信用数据库,这一权利在国内线上独立的金融服务机构中少有。另一方面对维信金科来说也是两大利好,一来企业能够为合作方提供更加优质的客户群体,二来可以提升企业在消费金融服务提供商市场中的行业地位。
最后,没有流动资金储备压力,企业承担的风险少。此前维信金科发布的招股书显示,其100%的资金均来源于持牌金融机构,同样也能为其带来两大益处:一方面企业无需储备流动资金,减缓了资金压力,另一方面企业仅作为一个撮合借贷双方的中介平台,无需承担借贷人违约而产生的连带责任,降低企业运营风险。
总的来说,有了在消费金融领域多年的经验,以及企业多方面优势上的加持,其受到多方青睐也在情理之中。然而在消费金融市场竞争如此残酷的当下,身为行业先行者的维信金科也难免棋逢对手。
实力不敌对手、持续亏损或成市值不高主因
与同类型的众安保险对比,维信金科的市值大约在百亿港元上下浮动,市值并不高。而众安保险虽然没有实现盈利目标,但近期资本市场却给予了近800亿元的高市值。
按理说前面提到的维信金科业务优势,不仅是其上市的重要砝码,也是获得资本青睐的重要利器,但为何维信金科的市值没能撑起业界的高期望?这得从其所服务的客户群体说起。
互联网金融兴起之时,那些传统金融机构暂时未覆盖的庞大用户群体,成为了众多入局者的“香饽饽”,其中就包括维信金科,以及其他一些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等。
也就是说,维信金科所提供的信贷产品业务,与一些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等消金企业的服务群体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双方难免在部分客户群体上产生重合。狭路相逢,全方位的硬实力成为在这条赛道上突破的关键砝码。与银行、蚂蚁金服等这些拥有强大资本实力以及品牌影响力的消金玩家相比,维信金科这个消金服务提供商明显处于弱势地位,与对手相比实力悬殊。
另一方面,从维信金科招股书中所透露的营收状况,或许更能看清楚其市值不高的缘由。
数据显示维信金科从2015年至2017年,总收入从10.6亿元提升至27.1亿元,但同时净亏损额也在大幅上升,从2015年的3.03亿元,到2016年的5.65亿元,再到2017年的10亿元,三年间亏损将近20亿。同时在当前的监管大环境下,利率和费率等业务毫无疑问将会受到影响,企业盈利能力也会跟着下滑。因此也正如维信金科在招股书中所说,其在2018年可能还会继续面临净亏损的局面。
此外,或许维信金科当前业务规模较为狭窄、股票定价对市场吸引力不大等因素,也是资本市场对其期望较低、新股破发的佐证。
总之,维信金科在与竞争对手的对比上,明显不具资金实力等方面的优势,又因为企业连年不断的亏损等状况,几大因素虽说不足以成为维信金科市值不高的全部缘由,但或许是其不受股市看好的重要因素。
信用卡余额代偿:市场空间大,然盈利能力有限
再从维信金科当前的拳头产品——信用卡余额代偿业务看,这个行业的发展情况如何。
信用卡余额代偿业务由于场景安全、更加稳定的合规预期,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等因素,成为许多企业争相涌入的领域。截至2017年末,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发卡数量为5.88亿张,同时国内信用卡余额代偿总量达5.56万亿元,同比增长36.83%。
庞大的发卡量与代偿金额催生了一批头部平台,包括维信金科、51信用卡、还呗、省呗、小赢卡贷等。维信金科旗下的产品维信卡卡贷,甚至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引而出,成为行业内的领头羊。截至2017年年底,以未偿还本金余额计算,维信卡卡贷以16.4%的占比市场排名第一,并且其对维信金科的营收贡献逐年上升,在2017年以57.7%的占比成为维信金科的业务重心。
然市场份额第一的信用卡余额代偿业务,并没有给维信金科带来多大的效益,反而同样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首先,相比国外比较成熟的信用卡余额代偿市场,国内市场虽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以及渗透空间,低利率也成为许多企业抢滩登陆的法宝,不过低利率也意味着对企业的盈利贡献不会很高,这一点从维信金科的营收上就能看出。
数据显示维信金科大约90%的收入均来源于净利息,但身为当前业务重点的信用卡余额代偿业务,所贡献的利息收入也只占了三成,剩下的大部分由消费信贷和线上至线下信贷产品承担。虽说线上至线下信贷产品在维信金科的业务结构占比急剧缩减,但其在2017年依旧贡献了43%的利息收入。
其次,信用卡余额代偿本质上也属于一种放贷业务,避免不了被纳入监管范围的命运,甚至可以预见随着政策的不断收紧,未来的市场监管只会更加严格。因此,维信金科等从事信用卡余额代偿业务的玩家,在未来的日子里除了要应对日益变化的市场大环境,更重要的是时刻警惕监管的干预所产生的未知风险。
整体而言,维信金科目前所引以为傲的信用卡余额代偿业务,为其营收所做的贡献确实在逐年上升。但由于行业发展空间的局限性,维信金科营收大幅上涨的目标可能在短期内难以实现。
线下业务红利期已过,寻找新的增收渠道迫在眉睫
除了前面所提到的难题,对于维信金科来说,还面临着线下信贷市场红利期逐渐消失,线上消费贷款市场空间增大的局面。沙利文研究报告显示,线上消费贷款的待偿余额已经大幅超越线下,从2013年的134.1亿元暴涨到2017年的10372.3亿元,并预计在2022年提升至人民币7.54万亿元,彻底成为消费贷款的主流。
这一局面下,支撑维信金科绝大部分利息收入的线上至线下信贷业务,正在面临贷款规模急剧缩小的境况,从2015年高达32.8亿元的放款规模减至2017年的25.2亿元,与此同时,其占比也从2015年的93%骤降到2017年的10%。
因而,市场大环境下的维信金科,当务之急是要寻找新的增收渠道,为其接下来的长期生存助力,也为获得股市的青睐添砖加瓦。一方面,营收来源绝大部分依靠利息收入,暴露了维信金科营收渠道的单一;另一方面虽然维信金科在信用卡余额代偿等业务上取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但由于盈利空间的局限性,开发新的增收渠道显得迫在眉睫。
这方面,维信金科或许可以从一直不愿接触的P2P业务入手。虽然此前在高风险、高收益,以及求稳妥面前,维信金科毫不犹豫选择了稳妥,不过稳妥也意味着企业间接与一些“红利”失之交臂。
从维信金科高调宣称自己不做P2P这一现象看来,虽说保持合规是互金企业生命线,但营收能力也是企业生存下去的必要根基。但众所周知P2P是一门“捞油水”的好生意,对于拥有较强风控能力,以及智能化的催收管理系统的维信金科来说,接触P2P业务或许能为其带来营收上的意外惊喜。
综合来看,在消费金融行业内苦熬了12年才上市,这对维信金科来说实属不易。但上市不是终点,而是企业迎来更加激烈竞争的开始。长路漫漫,在当前在线消费金融市场竞争白热化的情况下,2017年国内与维信金科同样在消费金融服务领域摸爬滚打的企业有350家,可见其前方还有许多险滩需要跨越。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本文首发韭菜财经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科技狗)”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本网站:yzl_300@126.com 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从单车智能到车路云协同,Smart Solution 2.0有哪些
4月18日,全球瞩目的第二十届上海车展盛大启幕,作为国际领先的移动出...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