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B站们开启2021中概股新一轮海归潮

中概股回到国内股市二次上市,不仅有助于自身拓宽融资渠道和规避风险。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对很多中国企业而言,美股市场已经从可以名利双收的淘金场,变成了充满未知考验的险地。

 

上古三巨头(新浪、搜狐、网易)在千禧年赴美IPO,在2000年前后掀起了海外中概股发行的第一波高潮。之后的近20年间,虽然偶有波折,但赴美上市对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都是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景。一来,美股市场相对成熟、严谨的制度能够给赴美上市企业带来一定的影响力加成;二来,规模全球领先的美股市场,也能够提供更为充裕的融资支持。

 

然而近两年来,美股市场对中国企业的友善度飞速下降。同时,国内股市,无论港交所还是A股市场,都对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大开方便之门。在一拒一迎之间,越来越多的中概股纷纷展开行动,谋求登陆国内股市。

 

当时间跨越到2021年,这波中概股回归的热潮,还在肉眼可见地不断升温。

 

中概股回国热潮持续升温

 

粗略来算,眼下将要迎来的,可以称为中概股回国上市的第三波大军。

 

第一波,是巨无霸阿里。2018年4月,港交所推出AB股制度改革。而此前不久,阿里方面曾表示,“我们从在美国上市第一天起就说过,只要条件允许,我们就回来,我们的这一态度从来没有改变过。”没让港交所等太久,在2019年11月底,阿里就兑现承诺,顺利赴港二次上市。这一波回归虽只有阿里一家,但无论是创纪录的募资额,抑或庞大的交易量,都担得起“一人成军”的称号。

 

第二波,包括京东、网易、新东方三大巨头。2020年6月,京东、网易两大互联网巨头先后赴港二次上市,10月底,新东方也成功登陆港股市场。在此之前,2020年年初,瑞幸咖啡曝出财务造假丑闻后,中概股陷入新一轮的信任危机。资本市场的动荡以及信任危机的蔓延,让中概股举步维艰。同年5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一份《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该《法案》针对中概股的意味非常明显。

 

第三波,众多中概股将会形成真正的回归大部队。2020年中,根据香港联交所对二次上市的规则,当时符合要求的中概股有19家,包括百度、携程网等。同时,证监会发布公告,对红筹企业回归A股的条件作出调整,让回归A股的门槛显著降低。简而言之,国内A+H股市场已经为中概股回归做好了铺垫,现在只看这些中概股自身的回归意愿是否强烈。而近日三家中国电信企业被纽交所强制摘牌,无疑是会大大刺激中概股的回归意愿。

 

在趋利避害的本能趋势下,中概股其实普遍都有了回归国内股市的意愿,但是具体应该什么时候回国,还得看“时机”。更直白地讲,在经营表现不佳,业绩缺乏亮点的时候选择回国,国内市场会不会真心欢迎,能否在A+H股拿到足够的融资,都很成问题。

 

不过,相信对大部分的中概股而言,短期内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并不难。毕竟中概股都是立足于中国市场的本土企业,而我国对于疫情的高效应对,已经使得国内市场率先恢复活力。因而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将有机会得到国内市场的强力支持。

 

百度复苏回国享红利

 

在一众尚未回国上市的中概股里,百度的回归意愿尤其强烈,现在回归时机也已经成熟。

 

百度作出想要回国上市的表态,可能比阿里还要早。早在2018年3月,李彦宏就曾表示,“当年去美国上市那是因为条件不允许,但当条件允许百度回来的话,肯定是希望能够尽早的回来在国内的股市来上。”

 

在第二波回归大军形成期间,百度也释放出了明确的回归信号。2020年5月,李彦宏明确表示“百度正考虑赴港二次上市”。同年7月,媒体报道称百度已启动回港上市计划。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称,百度计划最快在2021年上半年在香港上市,至少募资35亿美元。据悉,百度已聘用中信里昂和高盛来协助香港上市事宜。由此可见,百度赴港上市的事项的确正在被稳步推进。

 

在近期回港二次上市,对百度而言,时机已经比较适合。从2020年下半年起,百度移动生态核心业务开始增长,同时人工智能新业务加速落地并且迎来政策利好。在业内,认为百度已经开始“触底反弹”的声量越来越大,其股价随之快速回暖,也开始被国内外众多投研机构评为“强烈买入”。

 

时至今日,很多投资者已经认可了百度复苏的趋势。所以,近期加快回归步调,或者依然平稳推进回港上市事宜,对百度来说,都不是坏的选择。区别只在于,后者可能会让百度获利更大。

 

B站急需拓宽融资渠道

 

在当前的美股市场,哔哩哔哩(NASDAQ:BILI)依然是备受追捧的明星股,已经红到发紫。

 

B站2020年在美股市场创下的增长奇迹,堪与特斯拉相媲美。自2020年1月1日B站举办跨年晚会;到《后浪》《入海》《喜相逢》三部曲掀起巨大争议;再到“哔哩哔哩视频卫星” 成功升空。2020年B站成功“破圈”,股价也随之一路飙升,2020年1月2日至2020年12月31日,股价累计涨幅达360.37%。

 

从股市表现来看,当前的B站,应该不会有太过迫切的回国上市需求。但连年亏损的B站,其实有着相当迫切的融资需求。

 

事实上,在高成长性背后,B站的商业化焦虑迟迟未解。据B站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其月均活跃用户同比增长54%,达到1.97亿;营收同比增长74%,达到32.3亿元。问题是B站的增长代价略显高昂,在用户和收入高速增长背后,其创作者激励支出、自制内容支出及营销费用等也都在持续上涨,于是当季净亏损同比扩大171%至11.009亿元。

 

雪上加霜的是,在B站破圈大力加码多元探索,以及西瓜视频等竞争对手向其发动“中视频”大战之后,B站面临的竞争压力还在不断攀升,这意味着B站还要承受越来越大的资金压力。于是,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就成了B站需要考虑的一个备选选项。从这个角度来看,B站回国上市的动机也已经相当充足。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B站已经向港交所正式提交了上市申请,计划3月在港二次上市。据香港联交所规则,二次上市的企业必须在另一家交易所取得至少两个财政年度的良好监管合规记录。算算时间,到2021年3月,B站刚好就可以符合这一规定,时机也已成熟。

 

更多中概股将踏上回归之路

 

可以肯定的是,新一波的中概股回归热潮已经开始预热。

 

而且其中不仅有百度、B站这两支备受关注的中概股,第三波回国大军的规模,应该会比前两次要大。通过汇总消息可知,目前已经有7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被传出打算或正在安排香港二次上市。另据《日本经济新闻》透露,目前已知今年将有10只中概股将在香港二次上市。

 

近些年来,美股市场刻意针对中概股的持续无端打压,正在不断降低全球企业和投资者对其规则制度包容性和确定性的信任。同时随着国内的资本市场日益成熟,以及国内政策包容性的进一步增强,这些原本就是中国本土的明星产业公司,有了更多在国内生根发芽的机会。

 

时至今日,国内股市已经有了更成熟的环境和更强大的资本实力。所以中概股回流,其实已经成为了一种确定性的趋势。

 

当然,中概股回到国内股市二次上市,不仅有助于自身拓宽融资渠道和规避风险。也可以让更多国内投资者,参与到这些本土创新性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将有机会达成双赢,甚至是多赢的结果。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专栏推荐RECOMMEND
热门文章HOT NEWS
网址导航>>
中文科技资讯 科技魔方 高科技网 财经资讯网 汽车点讯 中国财经消费网 高端金融网 祥房网 中国新闻热线 家电资讯网 财经快讯网 中国财经热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