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在“创业者的生态圈”尖峰论坛上,李斌分享了他对创业、投资和补贴战等问题的看法,引起业内人士一番揣测。
12月10日,在“创业者的生态圈”尖峰论坛上,李斌分享了他对创业、投资和补贴战等问题的看法,引起业内人士一番揣测。
李斌是谁?除了易车网及蔚来汽车创始人、“出行教父”的身份,他和共享单车的最大联系就是,其想法直接孕育了现在的摩拜,其投资和人脉造就了共享单车的一个巨头。甚至坊间传言,李斌乃是摩拜单车实际控制者。而如今,这位“摩拜之父”却在公开场合痛批共享单车烧钱补贴大战,斥其为“万恶之源”,更直接言明“这不是个可以持续的商业模式”。
这难免不令外界浮想联翩:是摩拜融资的钱烧没了,还是战线拉得太长、太久,李斌开始萌生退意?又或者共享单车倒闭潮雪上加霜,摩拜开始触及规模扩张的天花板?
虽然这些都是猜测,但摩拜近期的状况有些不妙,却是不争的事实。至少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看,摩拜当前的处境相当尴尬。
高昂成本导致资金告紧,摩拜已到“生死关头”
从去年年底共享单车行业开始涌现上亿融资,风口初起,到现在洗牌期已至、单车品牌接连倒闭,时间差不多正好一年左右。
不过,一年恰恰意味着行业风险的高峰,这个在互联网商业中绝非“吉利”的时间节点,正是每年互联网风口所能持续的最长周期。一年之后,99%的创业者集体沉寂,最后的1%剩者为王,正所谓尘归尘、土归土,堪称创业公司倒闭的一大定律。
像之前的网约车、O2O外卖大战,以合并为终点计算,时间差不多都在一年左右,VR/AR也是在去年一年之内被证明时机未到,直播、短视频、区块链等风口则低于一年。算算时间,共享单车已然到了生死关口。
为什么一年是风口周期的极限呢?其实也很好理解。一方面,投资人的耐心有限。频繁、大规模的投入,若是长时间难以收取回报,所面临的风险将会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凡能成为风口的,一般都会演变为烧钱大战,且过于侧重规模化扩张,这往往导致盈利模式被忽视。等到烧钱的无底洞,难以用营收来弥补,投资方自然开始冷静下来。
共享单车也是如此,正如李斌所说,“这不是一个健康的模式,补贴那么多钱,到最后会变本加厉收回来”。摩拜以后会不会有这个“变本加厉”的机会,现在很难知道,但李斌的态度或许已经证实了一个问题,就是摩拜很可能丧失了之前过硬的底气。
据有些媒体报道,摩拜或许正在面临资金紧张的局面。现有公开数据显示,经典版摩拜单车车型更迭后成本降至2000元-3000元,轻骑版成本在800元左右。当前投入运营的车辆主要是这两款,如果以单车均价1000元计算,800万辆的投放量,其总购车成本在80亿元。
而目前摩拜除了尚未公开的,其可查融资金额为9.73亿美元,低于总成本。除非高通和富士康的战略投资高于其最高融资记录—6亿美元,不然单靠融资,资金可能正在接近极限,毕竟骑行费用所得的营收不可能支撑摩拜大规模扩张。
外忧内患、祸不单行,其实摩拜为外界关注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创始人胡玮炜和李斌派去的王晓峰,到底谁是一把手。很多人应该注意到了,共享单车大热时,胡玮炜曾是公司唯一的“代言人”,而现在王晓峰逐渐“抛头露面”。翻开初创公司的历史篇章,这种关系的联合创始人之间,大多数是暗潮汹涌。
大股东腾讯或萌生退意,摩拜的利用价值还剩几何?
李斌之前,马化腾在评论其朋友圈的相关文章时,称共享单车“被当作支付的推广工具,可怜了其余小股东被锁死”,这一番言论也曾引起业内广泛关注。矛头指向谁,众所周知。只是很多网友表示,马化腾在质疑对手的同时,自身也抱着同样的想法,双方半斤八两罢了。
其实巨头将共享单车作为支付的推广工具,可能彼此都心知肚明。如今马化腾公开拿这件事来斥责“势大欺人”,很多人猜测,或许摩拜已经完成了帮助微信支付做推广的任务,所以腾讯可以毫不避讳地借此来说事。这种推测确实有可能,不过相应地也引出一个问题,摩拜对腾讯的商业利用价值还剩下多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科技狗)”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本网站:yzl_300@126.com 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2023-02-28
2023-02-20
2023-03-17
2023-02-01
2023-03-17
从单车智能到车路云协同,Smart Solution 2.0有哪些
4月18日,全球瞩目的第二十届上海车展盛大启幕,作为国际领先的移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