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远程视界陷生死局,远程医疗租赁之惑该如何破解?

早在2012年之前,远程视界就活跃在医疗租赁行业里,这时候的远程视界并未有多大的名声

 

今年3月初,来自《财经》和《猎云网》的消息显示,资金链断裂引发的员工讨薪、代理商退款等问题困扰着远程视界,而随后,医院商退租赁设备等负面消息相继传开。

早在2012年之前,远程视界就活跃在医疗租赁行业里,这时候的远程视界并未有多大的名声。远程视界名声大噪时间节点在2016年期间,依靠营收60亿元,业务遍及乡镇卫生院和卫生室等达到30000家,一跃成为远程医疗行业的独角兽。而在事故发生之前,远程视界还活跃在“2017未来医疗100强”论坛上,期间还荣获“年度创新企业奖”,至此,远程视界给人留的印象还不错。

但上面这些消息逐渐颠覆了人们对于远程视界的认知。让人唏嘘的同时也在思考,远程视界到底如何兴起?又遭遇了什么变故?什么样的远程医疗租赁模式才算好的?

远程视界的“模式诱惑”

目前资金链断裂是压垮远程视界的最后一根稻草无疑,但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外界曾猜测,远程视界的商业模式像是庞氏骗局,类似于现金贷款模式,给予没有偿还能力的用户提供贷款,从而导致资金的断裂。这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完全正确。任何商业模式都有风险,涉事者远程视界董事长韩春善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你不跑快可能就被落下,要跑快,就有风险”。

事实上,对于远程视界而言,其中业务涉及到医院、供货商、用户,这些人都是傻白甜有点说不过去。这些参与者或多或少都能从远程医疗租赁模式当中获得好处。

从业务模式上来看,远程视界充当了多重角色。一来,充当连接医院与医院的角色;二来,充当诊所、村卫生室、卫生院社区服务站线上连接者角色;三来,充当患者与保险链接的角色。结合这三点来看,远程视界有其独特的魅力。

对于供货商而言,这是一个去库存的机会,资金由远程视界垫付,供货商唯一承担的风险在于平台破产,因而这是一个不错的买卖。

对于基层医院而言,利大于弊。一方面,这个模式正击中了基层医疗发展水平低的痛点。远程视界免费提供远程系统软硬件服务,联合大医院专家为其提供帮扶指导,对提升基础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有很大帮助。另一方面,我国人口80%分布在医疗欠发达地区,而我国医疗资源却大量集中在发达地区,在远程视界的这一模式下,基层医疗机构能利用无现金担保的医疗器械,低成本扩大自己的市场。

对于用户而言,基层有良好的医疗设备意味自己不用往大的医疗机构跑,而且不可否认,远程视界曾给予患者带来许多福利。例如曾给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5500万元,为各地贫困白内障家庭患者的治疗提供资助等。

资金链断裂,远程视界陷入快跑危机

但现今,远程视界资金链已经断裂是事实。韩春善事后总结:“远程视界周期短垫付款压力大,发展过快导致一些风控措施没有及时跟上。”

首先,周期短垫付款压力大来自于基层医院的不及时还款,而医院不及时还款是因为没有依靠设备赚到足够的钱或者设备尚未落地。一来,远程视界运营项目所得毛利结算分配方式为,大医院专家25%、地方医院50%(一半用于偿还融资租赁,一半为医院所有)、运营方25%(由远程视界和地方代理商平分)。

从这来看,医院运营项目只获得25%的利润,还款压力大。目前,由于医疗资源不到位,国内不少地区的患者倾向于往大医院跑,导致个别基层医疗机构流量不足,而且同级别的医院之间,也存在相互竞争,这些因素都阻碍了基层医疗机构的盈利。

韩春善后面说到,远程员工良莠不齐,其中存在亲戚朋友,导致整体团队效率下降。据悉,受整体运营效率的影响,医疗设备落地不及时也是导致医院不能按时还款的原因之一。

此外,风控意识不足。一来,没有控制投放额度。据了解,早期远程视界涉及到眼科设备时,眼科担保额度只有300万、500万,还款期限以三年、五年居多。然而到后面,基层医院的租赁设备金额从500万到2000万元不等,特别是在2017年以后,医疗设备融资租赁担保额度有的达亿元以上。

二来,从韩春善的角度来看,由于“当时不懂”,与小租赁公司签约,并且约定还款期限为三年,也是资金链断裂的一大诱因。而从员工和代理商的角度来看,远程视界承诺每签约成功一家医院,就按照签约金额2%-5%的额度给予奖励,在此激励制度下,入局的医院还款能力有时并不被看重。

当然,远程视界资金链断裂的原因不止这些,公司发展后期团队膨胀太快、高层懈怠、内部管理混乱、行业烧钱烧不出用户等,都是远程视界资金链断裂的潜在原因。

远程医疗之惑:市场、技术

目前,就算远程视界能摆脱危机,其日后远程医疗之路仍不平坦。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这个市场拥有巨大的市场前景无疑。据了解,在国内需求和各种因素的推动下,我国远程医疗产业链已初具规模。数据统计,我国远程医疗市场规模已从2012年的19亿元增至2016年的37亿元。不过虽然远程医疗一片大好,但应用效果却不尽人意。

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就是,医患双方认可远程医疗的程度不够。国外的远程医疗已经发展近40多年,而我国只是最近5年才得到重视和发展,行业发展时间短加上目前推广的局限性,导致了广大患者并不了解远程医疗的好处,大部分患者不愿意轻易尝试这种服务。据了解,远程视界停止1000元针对患者的补贴后,有条件的患者更倾向于往大医院跑,导致了很多县市级医院的远程医疗项目缺少患者,这期间也发生过医院向远程视界退租医疗器械的事件。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互联网能解决传统老百姓看病难的诸多痛点,不过落实到互联网+医疗上,事情却并没有人们想象当中那么美好。

一来,远程医疗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医疗规范,由于每家医院的规模不同,导致设备规格与系统上存在差异,专家不能承担这种风险。这导致远程视界就算请到专家去做远程诊疗,大部分专家还是愿意建议病人去大的医院会诊;二来,远程医疗尚未有明确的法律进行责任认定,互联网的开放性易导致信息泄露、误诊、漏诊等现象的发生,这些现象制约着远程医疗的发展。

从上面宏观的三个角度可以看出,互联网+医疗在前景大好的同时也伴随着不同的痛点,远程视界前方路途依旧很坎坷。

要摆脱当下困境,远程医疗租赁平台们需稳扎稳打

对于互联网医疗行业而言,风口还未过。有关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大健康产业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以上,所以即使独角兽远程视界出现了资金链短缺,我们也不能就此看衰整个远程医疗行业。因此,在远程医疗租赁行业不少交易环节尚未成熟的前提下,稳扎稳打或许才是远程医疗的出路所在。

其一,时刻关注平台风控能力。远程视界发生危机正是由于自己风控意识把握不够,没有控制医院设备租赁额度,做了很多“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事。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医疗租赁公司,需要连接全产业链,上游需要连接设备、耗材、地方医院、代理商等,这种模式涉及到的供应商和医院角色众多,所以更应该对每一个环节的风险把控做到心中有数。

其二,多途径营收遐想很大。远程医疗租赁行业比起挂号和轻问诊,能更深入到医疗核心,参与到诊疗环节。目前不少厂商、银行、独立第三方租赁公司都争相进入到医疗租赁领域,正是基于医疗租赁行业产业链带来的遐想。设备租赁、招商加盟、会员制健康管理、互助保险、大数据等收入渠道一定程度上能解决远程医疗租赁平台收入结构过于单一的问题。

其三,技术仍是远程医疗租赁行业的核心。目前远程医疗租赁行业之所以运营存在困难,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用户支付和产品定价上存在的障碍。据了解,远程医疗还未纳入医保,究其原因在于各地医保体系相差太大,报销比例、保障范围、技术缺口不统一,都是远程医疗要解决的问题。

而且,互联网技术能够改进远程医疗服务水平。以无线技术为例,无线技术目前已经应用在远程医疗、药物跟踪、医疗垃圾跟踪、医疗设备管理等方面。现今得益于互联网技术,人们能够通过APP、微信公众号等,实现网上预约挂号、缴费、候诊、结果查询等远程功能。

其四,城市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诊所、药店,以及乡镇卫生院等单体机构会是远程医疗租赁行业业务风险最低的地方。这些机构使用的设备偏小型,因而回款周期会更短。

总之,远程视界陷入生死浩劫的同时,也引发出人们对于远程医疗设备租赁模式的探讨。但不论如何,在远程医疗设备租赁诸多痛点尚未解决之前,平台需努力提高风控能力,并增加营收途径,走稳扎稳打的路线,才有可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专栏推荐RECOMMEND
热门文章HOT NEWS
网址导航>>
中文科技资讯 科技魔方 高科技网 财经资讯网 汽车点讯 中国财经消费网 高端金融网 祥房网 中国新闻热线 家电资讯网 财经快讯网 中国财经热线网